视网膜脱离属于眼科急症,需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光凝术、冷冻治疗、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以及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激光光凝术
适用于视网膜裂孔未发生脱离或仅有浅脱离的情况。通过激光产生的热能封闭裂孔边缘,使视网膜与脉络膜形成粘连,防止液体进一步进入视网膜下腔。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
2、冷冻治疗
利用冷冻探头在裂孔周围产生低温效应,诱导脉络膜与视网膜产生炎症反应,形成瘢痕组织固定视网膜。该方式多用于周边部裂孔,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结膜水肿等反应。
3、巩膜扣带术
通过硅胶带或硅胶块对巩膜外壁加压,使脱离的视网膜重新贴附。该手术可缓解玻璃体牵引,适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能出现屈光改变、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4、玻璃体切割术
针对复杂病例如巨大裂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需切除病变玻璃体并注入惰性气体或硅油顶压视网膜。该术式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2-4周。
5、气体或硅油填充
术中向眼内注入膨胀气体(如C3F8)或硅油,利用表面张力促进视网膜复位。气体可自行吸收,硅油需二次手术取出。术后需严格保持俯卧位,避免航空旅行。
视网膜脱离发生后24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建议立即到三甲医院眼科急诊。治疗期间应避免头部剧烈晃动、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加重脱离的行为。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OCT等检查评估复位效果,糖尿病患者还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