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横结肠管状腺瘤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横结肠管状腺瘤是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属于结直肠腺瘤的一种类型。其病理特征以腺管状结构为主,多数无明显症状,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病理特征

横结肠管状腺瘤主要由密集排列的腺管结构组成,腺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显微镜下可见腺体排列规则,细胞核增大但极性保持相对正常,属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直径多小于1cm,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颜色与周围黏膜相近。

2、临床表现

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较大腺瘤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腹痛。部分患者因慢性失血出现贫血,若腺瘤表面糜烂可导致间歇性黑便。多数患者因肠镜检查偶然发现,少数因肠梗阻症状就诊。

3、发病原因

与遗传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肠道慢性炎症等因素相关。长期吸烟、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率较高。APC基因突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起重要作用,而散发病例多与年龄增长相关。

4、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可直观观察病灶形态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能明确腺瘤类型及异型程度,超声内镜可评估浸润深度。粪便潜血试验和CT仿真肠镜可作为辅助筛查手段。

5、治疗原则

直径小于2cm的腺瘤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广基腺瘤或高级别异型增生者需扩大切除范围,术后每年复查肠镜。若病理提示癌变需追加外科手术,并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尤其有家族史或长期肠道不适者需提高警惕。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体重和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腺瘤发生风险,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