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由心室肌提前发生电激动并引发心脏收缩的一种心律失常现象。这种提前搏动可能干扰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属于临床常见的心电活动异常。
室性早搏发生时,心电图上会显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发生机制多与心室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有关。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偶发(每分钟少于5次)和频发(每分钟超过5次)两种类型。生理性诱因包括情绪激动、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而病理性原因可能涉及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能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某些药物副作用引发。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心跳停搏感,严重时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症状。
若发现室性早搏,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严重程度。对于无症状的偶发早搏,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存在基础心脏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药物难治性病例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并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