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五心烦热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五心烦热是中医常见症状,指两手心、两足心及心胸部位自觉发热,可能伴随烦躁、盗汗、口干等表现。其形成原因通常与阴虚火旺、血虚、湿热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阴虚火旺

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虚火内生易导致五心潮热。这类人群常伴随腰膝酸软、夜间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状,需滋阴降火调理,如使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

2、血虚发热

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易产生虚热扰动心神。常见于产后或久病者,多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失眠、指甲色淡等血虚征象,需通过四物汤等养血补血药物改善。

3、湿热内蕴

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受湿热之邪,导致三焦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此类患者多见头身困重、大便黏腻、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可用三仁汤等清热利湿方剂调理。

4、外感热邪

外感温热病邪侵袭人体,邪热内传心经时可能出现五心灼热感,常伴高热、口渴、脉数等实热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5、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火热内扰心神亦可引发五心烦热,此类患者多伴胸胁胀闷、急躁易怒等表现,宜用丹栀逍遥散等疏肝解郁方剂。

出现五心烦热症状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