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尿酸性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高尿酸性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过多以及长期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其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控制并发症、透析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尿酸排泄减少

肾功能不全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在肾脏沉积并形成结晶,进而损伤肾小管和间质。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腰酸等症状,需通过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2、尿酸生成过多

高嘌呤饮食、酗酒或遗传性酶缺陷可能导致尿酸合成增加。长期血尿酸水平升高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此类患者需限制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

3、长期高尿酸血症

持续高尿酸状态会直接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加重肾间质纤维化。典型表现包括泡沫尿、水肿,可通过尿常规和血尿酸检测辅助判断病情进展。

1、调整饮食

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ml,限制嘌呤摄入量在150mg以下,避免饮酒及含糖饮料。增加低脂乳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有助于碱化尿液。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慢性期常用别嘌呤醇片、非布司他片抑制尿酸生成,或苯溴马隆片促进排泄。合并高血压者需配合氯沙坦钾片控制血压。

3、控制并发症

对于已出现肾功能不全者,需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联用肾衰宁胶囊改善肾功能。同时需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4、透析治疗

当血肌酐超过707μmol/L或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每周治疗2-3次,每次4小时左右。

5、手术治疗

肾结石直径大于2cm或引发反复感染者,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肾脏B超监测恢复情况。

日常需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kg/m²范围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尿酸和尿常规,若出现少尿、血尿等症状应及时肾内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