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腰椎骨骼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骨结核的一种类型,多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该病可导致椎体破坏、脊柱畸形甚至神经功能障碍,需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腰椎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液传播至腰椎引发,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细菌在椎体内繁殖后,逐渐破坏骨质和椎间盘,形成脓肿或死骨,严重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腰背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甚至截瘫。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诊断需结合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病理活检等实验室结果。
腰椎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通常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进行长期规范治疗。若出现严重骨质破坏、脓肿或神经压迫,可能需手术清除病灶并重建脊柱稳定性。日常应注意加强营养、避免负重,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持续腰痛伴发热或神经症状时,务必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