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T2DM血脂异常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常用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PCSK9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及高纯度ω-3脂肪酸等。

1、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类药物是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2、贝特类药物

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适用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促进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分解代谢。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需警惕横纹肌溶解风险。

3、PCSK9抑制剂

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通过抑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适用于他汀类治疗不达标或他汀不耐受的高危患者,可额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50%-60%。

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通过选择性抑制小肠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减少肠道胆固醇吸收。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为不能耐受高强度他汀治疗的患者提供替代方案,可协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20%-25%。

5、高纯度ω-3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尤其适用于贝特类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生成,同时具有抗炎、稳定斑块作用。

血脂管理需根据患者具体血脂谱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需兼顾血糖控制与体重管理。治疗期间应每3个月复查血脂水平,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出现肌肉疼痛、乏力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