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萎缩是什么病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萎缩是一种以脑组织体积缩小、脑细胞数量减少为特征的病理性或生理性改变。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主要分为生理性脑萎缩和病理性脑萎缩两种类型,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状。

1、生理性脑萎缩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脑组织可能出现自然退化现象。老年人脑细胞逐渐凋亡,脑脊液代偿性增多,影像学检查可见脑沟变宽、脑室扩大。这类萎缩进展缓慢,通常不伴随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属于正常衰老过程。

2、病理性脑萎缩

主要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变(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缺氧性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窒息)、颅脑外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神经梅毒)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元快速死亡,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痴呆、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3、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判断力下降。部分患者伴随肢体震颤、步态不稳等运动障碍,严重时可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症状严重程度与萎缩部位相关,如小脑萎缩主要影响平衡功能。

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认知功能下降或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头部MRI、认知功能量表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医生会根据病因开具胆碱酯酶抑制剂、脑代谢激活剂等药物,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日常需加强看护,避免患者发生跌倒、走失等意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