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糖高需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血糖水平、孕周及孕妇整体状况制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饮食调整
孕妇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可将每日三餐分为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主食可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同时增加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胸肉、鱼肉等。需严格限制甜食、含糖饮料及高糖水果的摄入量。
2、适当运动
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餐后散步、孕妇瑜伽或水中运动。运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若出现宫缩、阴道出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
3、药物治疗
若饮食和运动干预1-2周后空腹血糖仍≥5.3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需根据血糖曲线调整剂量。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在妊娠期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
4、血糖监测
每日需监测空腹、三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血糖仪记录数据。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每周至少进行1次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重点关注夜间血糖波动。
5、健康教育
孕妇需了解妊娠高血糖对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及自身(子痫前期、远期糖尿病)的影响,掌握正确注射胰岛素和血糖监测技术。建议参加医院组织的妊娠糖尿病管理课程,学习食物交换份计算和应急处理措施。
孕妇发现血糖升高应及时到产科和内分泌科就诊,每周进行产检并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妊娠期间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酮体检测。产后6-12周需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