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的检查方式通常包括早孕检测、血液检查、超声检查以及产前筛查等,需根据孕周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下是常见的检查方法:
1、早孕检测
怀孕初期可通过验孕棒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通常在同房后14天或月经推迟1周左右进行。若结果为阳性,提示可能怀孕。但验孕棒存在一定误差,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确认。
2、血液检查
医院抽血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水平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是否怀孕。血液hCG在受精后6-8天即可检出,且能通过数值变化评估胚胎发育情况。若孕酮偏低或hCG翻倍异常,需警惕宫外孕或先兆流产风险。
3、超声检查
阴道超声在孕5周左右可观察到孕囊,经腹超声需推迟至孕6-7周。超声能明确是否为宫内妊娠,判断胚胎数量及胎心搏动情况。孕11-13周需进行NT检查,评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早期结构异常。
4、产前筛查
孕12周后需建立产检档案,定期进行血压、体重、宫高、腹围测量及胎心监护。孕中期需通过唐氏筛查、无创DNA或羊水穿刺排查染色体异常,孕20-24周进行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孕晚期需监测胎位及胎盘成熟度。
建议发现怀孕后及时到产科就诊,遵医嘱完善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基础检查。孕期避免接触辐射和致畸物质,规律补充叶酸,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