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通常在7至10个月左右开始学会爬行,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发育差异可能有所不同。部分婴儿可能更早或稍晚掌握爬行技能,也有少数会跳过爬行阶段直接学习行走。
1、爬行准备阶段
多数婴儿在5至7个月时开始为爬行做准备。此时宝宝能够自主翻身,并尝试用双臂支撑上半身,呈现“飞机式”姿势。部分婴儿会通过腹部贴地的匍匐方式移动身体,这是爬行的前兆。家长可通过俯卧训练帮助宝宝增强颈部和背部肌肉力量。
2、初期爬行阶段
约7至9个月时,婴儿逐渐掌握标准爬行动作。典型表现为四肢撑地、腹部离地的协调运动,有些会采用熊爬(手掌和脚掌着地)或螃蟹爬(单侧肢体发力)等变式姿势。此阶段需注意清除爬行区域的危险物品,建议铺设软垫保护膝盖。
3、熟练爬行阶段
9至12个月期间,多数婴儿能灵活转向和变速爬行。部分发育较快的婴儿会尝试扶着家具站立,并出现手脚并用的攀爬行为。此时应特别注意楼梯、窗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避免跌落风险。
每个婴儿的大运动发育节奏不同,家长不必过度比较。建议每天安排适量的俯趴时间,用玩具引导宝宝主动移动。若12个月后仍未见爬行迹象,或伴有其他发育迟缓表现,可咨询儿科医生进行发育评估。爬行作为重要的过渡阶段,对宝宝的空间认知和肢体协调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