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多种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表现,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受损。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主要指肾小球本身病变,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病等;继发性可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全身性疾病引发。患者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这会进一步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少,形成水肿。高脂血症则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有关。长期未控制的肾病综合征可能引发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需积极干预。
患者若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医生会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生化等检查明确诊断,并筛查病因。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ACEI类药物等,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日常需避免感染、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水平,以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