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二聚体偏高怎么办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D-二聚体偏高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常见措施包括对因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动态监测等。具体处理方式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对因治疗

D-二聚体升高常反映机体存在凝血激活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感染性疾病患者需应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肿瘤患者需通过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控制原发病;创伤患者需及时清创止血,必要时输血纠正失血。

2、抗凝治疗

对于确诊静脉血栓栓塞症者,需使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华法林片或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阻止血栓扩展。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3、溶栓治疗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可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或尿激酶溶解血栓。该治疗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并监测凝血指标。

4、手术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若存在抗凝禁忌,可考虑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需紧急实施Fogarty导管取栓术恢复血流。

5、动态监测

妊娠期或术后出现的轻度升高,若无临床症状,建议间隔2-3周复查凝血四项、血管彩超。监测期间需观察是否有胸痛、肢体肿胀等血栓相关症状。

出现D-二聚体升高应及时就诊血液科或血管外科,完善血管超声、CTPA等检查明确病因。禁止自行服用抗凝药物,以免引发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肿瘤或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