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与疾病进展阶段有关,主要包括前驱期症状、急性神经症状期表现以及麻痹期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最终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前驱期症状
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出现低热、乏力、头痛等类似感冒的非特异性症状。伤口部位及周围可能有异常感觉,如麻木、瘙痒、蚁走感,此阶段通常持续2-4天。
2、急性神经症状期表现
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患者会出现特征性恐水、恐风表现,饮水甚至听到流水声都可能引发咽喉肌痉挛。伴随出现极度兴奋、躁动、幻觉等精神症状,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大量流涎、大汗淋漓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表现。
3、麻痹期症状
疾病进展到末期时,患者会从躁狂状态转为弛缓性瘫痪,出现肢体软瘫、眼球运动障碍、下颌下坠等症状。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或出现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接近100%。若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及时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对于已经出现前驱期症状者,需立即住院进行支持治疗,但现有医疗手段仅能延长生存时间,无法逆转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