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气不足的症状,什么原因导致的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气不足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减弱,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等。其形成可能与体质虚弱、过度劳累、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1、体质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会导致心气生化不足,无法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冒。

2、过度劳累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脑力工作,会使心气耗损过度。这类人群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加重、胸闷、精神萎靡,夜间可能出现难以缓解的疲倦感。

3、情志失调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思虑过度的状态,会影响气机运行。中医认为“忧思伤脾”,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累及心气,形成心慌、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4、久病耗损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等,会导致正气亏损。这类患者除心气不足症状外,往往伴有持续低热、消瘦、盗汗等全身性消耗表现。

5、饮食不节

长期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会损伤脾胃,影响气血化生。特别是过量食用生冷食物易伤阳气,导致心气推动无力,出现腹胀、食欲减退伴随心慌气短的情况。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饮食方面可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情志不畅者可通过冥想、八段锦等方式调节。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到中医科就诊,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归脾丸、生脉饮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