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通常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四种类型。具体类型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压增高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常见于盆底肌松弛的女性,尤其是多次分娩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的人群。这类尿失禁与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有关,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或手术改善。
2、急迫性尿失禁
以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为特征,常伴随尿频、夜尿增多。多由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引起。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M受体阻滞剂或进行膀胱训练。
3、充溢性尿失禁
表现为膀胱无法排空导致的尿液持续滴漏,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或尿道狭窄患者。因膀胱过度充盈使压力超过尿道阻力,需通过导尿、药物或手术解除梗阻。
4、功能性尿失禁
因身体活动受限或认知障碍(如关节炎、痴呆)无法及时如厕所致,并非泌尿系统本身病变。多见于老年人群,需通过改善环境设施、加强护理等方式干预。
若出现尿失禁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或妇科。医生可能通过尿常规、膀胱超声、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明确类型,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行为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修复。避免自行使用护垫长期掩盖症状,以免延误潜在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