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内科和泌尿外科的区别主要在于诊疗范围和治疗方式的不同,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科室就诊。
泌尿内科主要针对泌尿系统非手术治疗疾病,如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该科室常通过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肾功能评估等手段诊断疾病,并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透析等方式进行管理。例如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通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
泌尿外科则侧重需要手术干预的泌尿系统疾病,涵盖泌尿系结石、肿瘤、畸形、创伤等。该科室常借助超声、CT、膀胱镜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手段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腹腔镜手术等。以肾结石为例,若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难以自行排出,泌尿外科医生可能采用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
若患者出现血尿、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但未明确病因,建议首诊泌尿内科进行基础检查。经超声、尿常规等检查发现存在手术指征时,泌尿内科会将患者转诊至泌尿外科。两个科室在实际诊疗中存在交叉协作,如前列腺炎急性期在泌尿内科控制感染,慢性期合并前列腺增生需转外科手术。建议就诊前通过医院导诊台详细了解科室设置,避免因误选科室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