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乳牙,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可能在4个月或延迟至12个月萌出。此阶段需注意口腔卫生、缓解不适、合理饮食等方面,以促进牙齿健康发育。
1、保持口腔卫生
乳牙萌出期间,家长可用干净湿润的纱布或硅胶指套牙刷,轻柔擦拭牙龈及牙齿表面,每日1-2次。哺乳或喂食后需及时清洁口腔,避免奶渍残留导致龋齿。未萌牙阶段也可用纱布按摩牙龈,培养清洁习惯。
2、缓解出牙不适
多数婴儿会出现流涎增多、牙龈肿胀、啃咬物品等现象。可将磨牙棒、硅胶牙胶冷藏后供宝宝啃咬,低温能缓解牙龈肿痛。避免使用含有液体或小零件的磨牙玩具,防止误吞风险。若出现明显烦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用级别硅胶牙龈按摩器。
3、调整饮食结构
出牙期需保证钙、磷等矿物质摄入,可添加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辅食。避免过早添加高糖食物,夜间喂奶后需彻底清洁口腔。辅食质地应从糊状逐渐过渡到颗粒状,锻炼咀嚼能力促进颌骨发育。
此阶段需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防止“奶瓶龋”发生。若12月龄后仍未萌出首颗乳牙,或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排列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评估。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釉质发育不全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