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指冠状动脉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下方,形成“桥状”结构。当心肌收缩时,可能压迫该段血管,导致血流暂时性减少或受阻,从而引发心脏供血不足。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走行于心外膜表面,但心肌桥患者的血管被心肌覆盖。这种结构在心脏收缩期(尤其是剧烈运动时)可能造成血管受压,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大多数心肌桥属于良性病变,患者可能终身无症状,少数人会出现劳力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表现。严重情况下可能引起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典型影像表现为“挤牛奶效应”——收缩期血管受压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
若确诊为有症状的心肌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通常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缓释胶囊)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血管受压程度。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药物控制不佳或存在严重心肌缺血证据,可考虑介入支架置入或外科心肌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