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引发感染、加重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等医疗后果,具体表现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若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同房时容易导致外界细菌进入宫腔,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细菌上行可能引发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出现下腹坠痛、发热、异常分泌物等症状。若未及时控制感染,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甚至影响生育功能。性刺激还会促进子宫收缩,可能加重经期出血量或导致经期延长,部分女性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经期同房时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随经血逆流至盆腔,种植在卵巢或腹膜表面形成异位病灶。长期可能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生活痛、月经紊乱,严重时会导致不孕或卵巢囊肿。此外,经血中的血液成分可能引起男性尿道刺激或增加双方交叉感染的概率。
若同房后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分泌物异味或发热等症状,建议立即到妇科就诊。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同房,同房前后做好清洁防护。出现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但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