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调整用药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排尿冲刷尿道促进病原体排出。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憋尿、久坐等行为,减少感染加重风险。
2、抗生素治疗
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前建议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疗程通常为3-7天。
3、对症治疗
若伴有发热或疼痛症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物缓解不适,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免掩盖病情进展。
4、调整用药
反复发作的复杂性尿路感染需排查是否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并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如改用呋喃妥因肠溶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必要时延长疗程至2-4周。
5、手术治疗
对于因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解剖异常导致的反复感染,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例如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术或前列腺电切术,以消除感染诱因。
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及细菌学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降低病原体侵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