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治疗手足口病最佳药物是什么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针对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不存在所谓“最佳药物”。其治疗主要根据症状选择退热、止痛、缓解口腔不适的药物,必要时需住院进行重症监护。常见治疗方式包括退热止痛、缓解口腔症状、抗病毒治疗、局部皮肤护理以及重症监护等。

1、退热止痛

手足口病患儿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但需注意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

2、缓解口腔症状

口腔疱疹破溃形成溃疡时,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康复新液含漱,通过形成保护膜减轻疼痛。疼痛剧烈影响进食时,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使用频率。

3、抗病毒治疗

对于重症病例,临床可能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进行雾化吸入,该药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需注意普通病例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且此类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4、局部皮肤护理

皮肤疱疹未破溃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破损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护理时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细菌感染。

5、重症监护

当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时,需立即住院进行心电监护、机械通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此时需在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实施抢救措施。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2周,每日监测体温和皮疹变化。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家长切勿自行给患儿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存在溶血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若患儿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具备儿科急救条件的医院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