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夜间遗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原因
若睡前饮水过量、过度疲劳或饮酒,可能因膀胱过度充盈、中枢神经抑制等因素导致夜间排尿控制能力下降,出现偶发性遗尿。这种情况通常调整生活习惯即可改善,如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量,避免饮酒或过度劳累。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引起尿频、尿急,甚至夜间尿失禁。例如前列腺增生会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夜间易出现尿液溢出。此时需进行尿常规、超声等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片、特拉唑嗪片等药物,或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3、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能破坏膀胱神经调控功能,导致储尿和排尿功能异常。这类患者可能伴有下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等症状,需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导尿管管理、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片)等方式干预。
4、糖尿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间多尿。患者常伴有多饮、消瘦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确诊,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建议存在夜间遗尿的成年人记录排尿日记,包括饮水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若症状持续1周以上或伴有血尿、腰痛等症状,需尽早就诊泌尿外科或内分泌科,完善尿动力学检查、神经电生理评估等,避免延误潜在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