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指产妇在分娩后通过约30~42天的休养期,促进身体恢复和适应新状态的传统习俗。这一阶段主要包含身体修复、饮食调理及生活习惯调整三方面内容。
1、身体修复
分娩后产妇的生殖系统、盆底肌等需要时间恢复。产后子宫会逐渐收缩至孕前大小,恶露排出约持续4~6周。剖宫产产妇还需关注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自然分娩者要注意会阴部护理。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康复。
2、饮食调理
产后饮食需兼顾营养与消化,初期宜选择小米粥、鸡蛋羹等易吸收食物,后期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传统习俗中常用的鲫鱼汤、猪蹄汤等,应注意去除浮油避免脂肪过量。哺乳期每日需额外增加约500大卡热量。
3、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每日8~9小时睡眠,采用侧卧姿势缓解腰部压力。居住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每日通风2次但避免直接吹风。产后6周内不宜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洗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
产后恢复需遵循科学方法,既要传承有益的传统习俗,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伤口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到产科就诊检查。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确保母婴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