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尿不出来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饮水量过少、长时间憋尿可能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或膀胱敏感性降低,从而出现排尿困难。这种情况通常在补充水分、及时排尿后可缓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前列腺增生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增生的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线变细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3、尿道结石
结石卡在尿道时可能完全阻塞尿流,常伴有剧烈疼痛和血尿。可通过尿道镜取出结石,直径较小的结石可尝试服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排出,同时需每日饮水2000-3000ml辅助排石。
4、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的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会阻碍排尿,多伴随尿痛、尿急症状。通常需进行尿培养检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建议每日清洗会阴部并保持局部干燥。
若调整饮水习惯后仍无法排尿,或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立即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超声、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导尿装置以防造成尿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