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有蛀牙可以通过补牙、根管治疗、拔牙、窝沟封闭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龋坏程度、牙齿损伤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1、补牙
适用于龋洞较浅且未累及牙髓的情况。医生会先清除腐坏牙体组织,再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等材料填充龋洞,恢复牙齿形态和咀嚼功能。术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防止充填物脱落。
2、根管治疗
若蛀牙已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填充牙胶尖等材料,最后进行冠修复保护患牙。该治疗能保留天然牙根,避免拔牙后牙槽骨吸收。
3、拔牙
当蛀牙导致牙冠严重缺损、牙根折断或无法保留时,需拔除患牙。术后3个月可考虑种植牙、活动义齿等方式修复缺牙,恢复咬合关系。拔牙后24小时内需避免漱口和吮吸创口。
4、窝沟封闭
针对儿童新萌出的恒磨牙,可采用窝沟封闭剂覆盖牙齿深窝沟,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引发蛀牙。此方法属于预防性措施,操作无痛且能有效降低60%以上的龋齿发生率。
5、药物治疗
早期龋齿可局部使用氟化钠甘油或氟化亚锡溶液进行再矿化治疗。对于牙龈红肿等继发感染,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抗菌类漱口水辅助控制炎症,但不能替代机械性清创。
日常应注意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限制高糖饮食摄入。建议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处理。若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症状,提示龋损可能已波及牙髓,需立即就诊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