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用药物调节情绪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调节情绪通常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针对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不同证型,使用疏肝解郁、补益心脾、交通心肾等药物进行调理。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个体体质及症状特点,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

1、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胁痛,中医多采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方剂。这类药物以柴胡、白芍为主,能调畅肝气、缓解郁滞,适用于因长期压力或情志不畅引发的情绪问题。临床也常用丹栀逍遥散治疗伴随烦躁、口苦的肝郁化火证。

2、补益心脾

心脾两虚多见心悸健忘、食欲不振,归脾汤是代表方剂。党参、黄芪配伍龙眼肉、酸枣仁,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现代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也常用于此类体质调理。

3、交通心肾

心肾不交证常见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常用天王补心丹配合六味地黄丸。这类方剂含地黄、麦冬等滋阴药物,能改善更年期或长期耗损导致的焦虑、潮热症状。交泰丸(黄连、肉桂配伍)对心火亢盛、肾阳不足的虚实夹杂证效果显著。

使用中药调节情绪需注意,部分含有朱砂、磁石等矿物药的传统方剂需严格掌握剂量与疗程。建议在服用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配合情志调摄、穴位按摩等非药物疗法。若情绪障碍持续加重或伴躯体症状,应及时到中医内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