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收敛作用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的收敛作用通常是指通过固涩、收摄等方式减少体液过度耗散或病理物质外泄,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一作用主要针对气、血、精、津液等物质的异常外泄,常见于各种虚证或慢性病症的治疗过程。

1、固涩精气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收敛类药物可通过固涩肾气防止遗精滑精。如金樱子、五味子等药材含有鞣质成分,能增强泌尿生殖系统的固摄功能,适用于肾气不固引起的遗精、夜尿频多等症。

2、收敛止血

部分中药通过收缩血管促进凝血,如地榆炭、侧柏叶等药物含有的鞣酸成分能与血液蛋白结合形成沉淀物,适用于崩漏、便血等出血性疾病,尤其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3、固表止汗

黄芪、麻黄根等药材通过调节卫气固摄腠理,减少津液外泄。现代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汗腺分泌活性,适用于自汗、盗汗等汗证。

4、涩肠止泻

诃子、肉豆蔻等药物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和分泌发挥止泻作用,其鞣质成分能与肠黏膜蛋白结合形成保护层,适用于脾虚久泻或大肠滑脱不禁等病症。

5、敛疮生肌

煅龙骨、白及等收敛药可促进创面组织修复,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渗出、促进胶原蛋白沉积加速伤口愈合,常用于皮肤溃疡、褥疮等慢性创面的治疗。

使用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药需辨证施治,实热证、表邪未解者禁用。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正气。具体用药应经专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确定,不可自行盲目使用收敛类药物,以免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