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浸润性癌为何称为浸润性

陶思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浸润性癌通常是指癌细胞突破原发部位的上皮基底膜,并向周围组织侵袭性生长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命名主要与癌细胞的侵袭方式和生物学行为有关。

浸润性癌的“浸润”一词源于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渗透性生长的特性。这种侵袭过程类似于液体逐渐渗入其他物质,癌细胞通过分泌蛋白酶分解细胞外基质,破坏基底膜结构,从而侵入邻近组织或血管、淋巴管。这种突破性生长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

与局限于上皮层内的原位癌不同,浸润性癌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和转移风险。当病理检查发现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时即可确诊,这种侵袭性生长模式是判断癌症分期的重要依据。临床治疗需根据浸润范围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需要结合手术切除、放化疗等综合手段。

发现浸润性癌应及时到肿瘤专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规范的诊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