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何意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应激状态或其他病理情况,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1、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对抗细菌的主要免疫细胞,当发生肺炎、尿路感染或化脓性扁桃体炎时,骨髓会加速释放中性粒细胞。临床数据显示,急性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升至70%-85%,常伴随白细胞总数升高。

2、炎症反应

烧伤、心肌梗死或风湿性疾病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会刺激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此类情况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能升高至65%-75%,但白细胞总数不一定同步增加。

3、应激反应

剧烈运动、妊娠晚期或外科手术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促使边缘池中性粒细胞进入循环池。这种生理性升高通常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百分比多波动在65%-70%区间。

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持续偏高时,建议进行血涂片镜检、C反应蛋白检测及细菌培养。需特别注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锂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药物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增多,这种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