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和黄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炮制方法、功效作用、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1、炮制方法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属于生黄芪,未经过特殊处理。炙黄芪是将生黄芪切片后,加入炼蜜翻炒至不粘手而成,属于炮制品。
2、功效作用
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表虚自汗等症状。炙黄芪经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更偏于健脾和胃,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脱等证型。
3、适用人群
生黄芪适用于表虚不固、气虚水肿或疮疡难溃者。炙黄芪更适合中焦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群,如存在久泻脱肛、脏器下垂等情况时,可优先选用炙黄芪调理。
4、注意事项
黄芪性质偏温,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上火,阴虚阳亢者慎用。炙黄芪因含蜂蜜,湿热内盛或痰湿偏重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体内湿邪。
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炙黄芪或黄芪,避免自行盲目用药。日常需注意储存条件,将药物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或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