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疣是发生在足底部位的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引起。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并伴随压痛感,需通过药物、物理或手术方式干预。
1、病因
趾疣的致病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通过足部皮肤微小破损侵入表皮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会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足部多汗、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等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
2、临床表现
典型皮损为直径2-10毫米的圆形斑块,表面覆盖黄色角质层,削除角质后可见黑色点状出血点。皮损多出现在足跟、前脚掌等承重部位,行走受压时会产生明显针刺样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多个疣体聚集的镶嵌疣。
3、诊断治疗
皮肤科医生通过视诊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查。临床常用5%咪喹莫特乳膏、0.5%鬼臼毒素酊等外用药物进行腐蚀治疗。顽固性疣体可选用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或电灼术等物理疗法,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切勿自行用剪刀修剪或腐蚀性物质处理,以免造成病毒扩散或继发感染。治疗后需定期复诊观察,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