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流产是指妊娠终止后部分胚胎或胎盘组织残留在子宫腔内,未能完全排出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1、病因
不全流产通常与胚胎发育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子宫畸形等因素有关。例如黄体功能不足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胚胎着床稳定性。子宫肌瘤或宫腔粘连可能妨碍妊娠组织完整排出。外界因素如腹部外伤、药物影响也可能引发。
2、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伴有阵发性下腹疼痛,出血时间可持续2周以上。部分患者可见肉样组织排出,但出血仍持续存在。严重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体温升高提示感染可能。
3、诊断治疗
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混合回声团,血HCG水平下降缓慢。治疗需根据残留组织大小选择方式,残留小于2.5cm可服用益母草颗粒、产妇康颗粒等中成药促进排出;超过此范围或伴感染时,需行清宫术并使用头孢克肟片预防感染。术后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清洁。
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妇科就诊,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生活1个月。若伴有发热、腹痛加剧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处理。流产后建议间隔3-6个月再计划妊娠,给予子宫内膜修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