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中药辅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需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药物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繁殖,疗程通常为3-7天。复杂感染或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延长治疗周期,治疗前建议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
2、对症治疗
针对尿频、尿痛等症状,可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发热。尿路刺激征明显时,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减轻不适。血尿患者需监测肾功能,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3、调整生活方式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量冲洗尿道,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饮食、酒精及咖啡因,减少性活动频率有助于降低黏膜刺激。
4、中药辅助治疗
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可通过清热利湿作用缓解症状,但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服用。伴有腰酸乏力者可配合八正散等方剂调理,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
5、手术治疗
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或解剖结构异常者,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方式解除梗阻。肾脓肿患者可能需穿刺引流,术后需持续抗感染治疗。
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应及时至泌尿内科就诊,严格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期间记录排尿日记,监测体温变化。反复感染者建议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剂。避免自行购买抗生素,防止耐药菌产生,完成治疗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