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低血压可通过日常调理、饮食调整、体位管理、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进行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
1、日常调理
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日可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控制运动时长,每次不超过30分钟。睡眠时可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血液回流。
2、饮食调整
建议少量多餐,每日可分5-6餐进食。适量增加钠盐摄入,每日可控制在6-8g。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搭配红枣、桂圆等补气血食材。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ml,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3、体位管理
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立位时需遵循“30秒原则”——先侧卧30秒,再坐起30秒,最后站立。若出现头晕症状应立即蹲下或平卧,将双腿抬高20-30厘米促进血液回流,待症状缓解后缓慢起身。
4、药物治疗
对于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且伴有晕厥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升压药物。合并贫血者可配合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剂,同时搭配维生素C片促进铁吸收。
5、定期监测
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并记录,注意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产检时应主动向医生汇报血压变化情况,配合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及时排除妊娠期心脏病等并发症。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穿着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若出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升压药物或中成药制剂,以免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