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潮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热敷、药物治疗、心理调节以及就医治疗等方式进行应对。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症状严重程度和体质差异进行选择。
1、调整饮食
月经期间应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痛或经血排出不畅。可适当饮用红糖姜茶、红枣桂圆汤等温热饮品,补充铁元素和能量,缓解疲劳感。
2、局部热敷
用热水袋或暖宫贴对下腹部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力作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子宫平滑肌痉挛,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
3、药物治疗
痛经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疼痛。对于经量过少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母草颗粒、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中成药。
4、心理调节
经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亲友倾诉等方式放松身心,保证每天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内分泌系统。
5、就医治疗
若出现经期超过7天、单日经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10片、剧烈腹痛伴随呕吐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妇科。医生可能通过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明确是否存在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月经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卫生用品不超过4小时。避免游泳、骑自行车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活动,若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妇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