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鱼胆有毒吗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鱼胆通常含有毒性成分,尤其是草鱼、鲤鱼等鲤科鱼类的鱼胆可能引起中毒。其毒性主要来源于胆汁中的氢氰酸、鲤醇硫酸酯钠等物质,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鱼胆中的氢氰酸会抑制细胞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鲤醇硫酸酯钠则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造成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部分患者摄入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能伴随急性肝衰竭或肾衰竭。某些情况下毒素还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引发头晕、抽搐等异常表现。

若误食鱼胆,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早期可通过催吐减少毒物吸收,重症患者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日常处理鱼类时应完整去除内脏,避免胆汁污染鱼肉。民间流传的鱼胆清热解毒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切勿盲目尝试。

出现误服情况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保留剩余鱼组织供医生鉴定。中毒后24小时内是救治关键期,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