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瘀血和血瘀有何区别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瘀血和血瘀是中医理论中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在于病理性质和临床表现。血瘀指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而瘀血是血液停滞形成的病理产物,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1、概念差异

血瘀属于动态的病理过程,强调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受阻的状态,可能由气滞、寒凝等因素引起。瘀血则是静态的病理产物,指离经之血或积存于体内的死血,常见于外伤出血未及时消散的情况。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血瘀日久可形成瘀血。

2、形成原因

血瘀多由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血行受阻,或寒邪凝滞经脉导致。临床可见于痛经、胸痹等病症。瘀血常因外伤出血、热迫血溢,或出血性疾病后残留,如跌打损伤后局部青紫肿胀,妇科产后恶露不尽等情况。

3、临床表现

血瘀证表现为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等体征,疼痛具有位置固定的特征。瘀血证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触及肿块,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眼底检查可见血管栓塞等器质性改变,症状相对更为具体和局部化。

4、治疗方法

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丹参、川芎、桃仁等中药配伍,配合针灸气海、血海等穴位。瘀血治疗需配合散结消肿,常用三七、红花等药物,外敷可选跌打丸等中成药。两者都需要根据具体证型配伍行气、温经药物,如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少腹逐瘀汤针对寒凝血瘀。

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辨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类药物。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外伤后48小时内应冷敷处理,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监测凝血功能。日常可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但急性出血期应禁止。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