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双肾盂分离是什么原因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双肾盂分离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包括尿路梗阻、先天性结构异常以及尿路感染等,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胎儿时期出现双肾盂分离可能与暂时性憋尿有关,属于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胎儿膀胱充盈时可能导致肾盂轻微扩张,通常出生后随着排尿功能完善,分离现象可自行消失。孕期超声检查发现肾盂分离宽度小于10mm时,多数属于生理性改变。

2、尿路梗阻

肾结石、输尿管狭窄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当结石嵌顿在输尿管或肾盂出口时,尿液蓄积会引起肾盂扩张,B超检查可见明显分离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伴随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

3、先天性结构异常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常见的先天畸形,约占儿童肾积水的50%。这种结构异常会造成持续性尿液引流不畅,导致肾盂逐渐扩张分离。新生儿期即可通过超声筛查发现,严重者需行肾盂成形术修复。

4、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输尿管炎症可能导致黏膜水肿和管腔狭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炎性渗出物堵塞,可能引发暂时性肾盂分离,常伴有发热、尿频尿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发现双肾盂分离时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尤其是伴随排尿困难、血尿或腰痛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CT尿路造影或磁共振水成像等检查明确病因,根据梗阻程度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治疗,避免肾功能受损。孕期发现胎儿肾盂分离需动态观察,多数在产后1年内恢复正常。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