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婴儿呓语是什么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婴儿呓语是婴儿在语言发展初期发出的无意义音节或简单声音组合,通常由语言能力发展、情感需求表达及生理因素共同引发。这些声音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过渡阶段,属于正常发育现象。

1、语言能力发展

婴儿通过不断尝试发声来锻炼口腔肌肉和听觉系统,这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准备期。他们会模仿听到的成人语音特征,发出类似元音和辅音的组合,如"啊啊"、"咕咕"等声音,这种发声练习有助于建立语言神经通路。

2、情感需求表达

当婴儿处于愉悦、兴奋或需要关注时,会通过咿呀声传递情绪。这种发声常伴随挥动手臂、踢腿等肢体动作,是社交互动的初级形式。家长及时用语言或表情回应能强化婴儿的沟通意愿。

3、生理因素影响

口腔唾液分泌增多、乳牙萌出期的牙龈不适都可能促使婴儿频繁活动口腔。吞咽功能未完善时,唾液与气流混合会产生特殊的"吐泡泡"声,这种情况多出现在3-6月龄阶段。

家长可通过面对面交流、重复婴儿发音等方式促进语言发展。若婴儿12月龄后仍未出现有意义的词汇,或伴随发育迟缓表现,建议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发育评估。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的语言刺激,避免在婴儿发声时强行纠正或打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