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抑郁症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通常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与共情、认知行为干预、情绪调节训练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需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实施。

1、建立信任关系

护理人员需通过耐心沟通和尊重患者感受,建立安全、稳定的支持性关系。日常护理中应避免批评或否定患者的情绪,以接纳的态度帮助其逐步敞开心扉,为后续干预奠定基础。

2、倾听与共情

在患者表达内心感受时,需保持专注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倾诉,避免打断或过早提出建议。通过肢体语言、眼神接触传递理解,使用“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等共情语言,增强患者被理解的心理体验。

3、认知行为干预

帮助患者识别自动化负面思维,如“我毫无价值”等错误认知。通过引导患者记录情绪日记、进行现实检验等练习,逐步建立更客观的思维模式,改善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偏差。

4、情绪调节训练

指导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生理调节技巧,配合正念冥想、艺术治疗等心理训练。建议建立情绪预警机制,当出现情绪波动时能及时启动应对策略,防止陷入恶性循环。

5、社会支持

协助患者重建社交网络,鼓励家属参与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可引导患者加入支持小组,通过病友互助减少病耻感,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的社交活动,根据患者恢复阶段调整社交强度。

心理护理需长期坚持并与药物治疗相配合,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若发现自杀倾向或症状加重,应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护理者定期接受专业指导,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和危机干预方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