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因此不存在“家族遗传乙肝”这一说法。但乙肝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如果家族中存在乙肝患者,其他成员可能因密切接触而增加感染风险。
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即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此外,家庭成员之间若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或存在未防护的性行为,也可能造成病毒传播。但日常共同进餐、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是接种乙肝疫苗。若家族成员中有乙肝患者,建议其他成员及时筛查乙肝表面抗体,必要时补种疫苗。同时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若母亲为乙肝患者,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以阻断母婴传播。日常无需过度恐慌,但需重视防护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