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而“凸出”通常是患者对疾病名称的误称。医学专业术语中不存在“腰椎间盘凸出”这一诊断,临床上统一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与患者对医学术语理解偏差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外力损伤等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发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等类型。其中膨出型属于早期改变,纤维环未完全破裂,髓核均匀膨隆;突出型则纤维环部分断裂,髓核局限性突出;最严重的脱垂型可见髓核完全脱入椎管。
该疾病确诊需结合CT或MRI检查。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早期膨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缓解;典型突出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和肌肉痉挛;严重神经压迫者可能需要微创介入或开放手术。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不良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
若出现持续腰痛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情况,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切勿自行判断病情轻重或滥用止痛药物,以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