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辣子对人体可能造成皮肤刺激、过敏反应以及继发感染等影响。其体表的毒毛接触皮肤后,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1、皮肤刺激
洋辣子毒毛中含有的毒蛋白接触人体皮肤后,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灼痛感。受损部位通常在接触后5-10分钟出现点状红斑,并逐渐发展为条状或片状红肿,伴随明显针刺样疼痛。此时应立即用胶布反复粘贴患处拔除毒毛,并用肥皂水冲洗中和毒素。
2、过敏反应
约15%的易感人群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表现为剧烈瘙痒、风团样皮疹甚至水疱形成。严重者可出现眼睑肿胀、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症状。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继发感染
搔抓引起的皮肤破损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导致局部化脓性感染。典型表现为红肿区域扩大、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及压痛加剧。确诊后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
接触洋辣子后应避免反复摩擦患处,衣着过紧可能加重皮肤损伤。若48小时内局部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长袖衣物,经过灌木丛区域注意观察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