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凝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凝是指血液由液态转化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是人体止血的重要生理机制。正常情况下,血凝有助于防止受伤后过度失血,但病理性的异常凝血可能引发血栓等疾病。

血凝过程涉及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立即黏附在损伤处形成临时止血栓,同时凝血系统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途径激活,最终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稳固的血凝块。这一精密调控机制需要13种凝血因子有序参与,任一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风险。病理性血凝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引发组织缺血坏死。

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若出现下肢不对称肿胀、突发胸痛或不明原因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栓风险。用药方面,抗凝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剂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