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判断是否阳性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疑似症状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初步评估并及时检测确认。
1、抗原检测
通过鼻拭子或咽拭子采集样本,15-20分钟可读取结果。若检测区(T)和质控区(C)同时显示条带即为阳性,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症状明显者间隔24小时复测。此方法适用于居家自测,操作简便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
2、核酸检测
需前往医疗机构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技术检测病毒RNA,准确率可达95%以上。该方法能检测出早期感染,通常在暴露后2-3天即可检出阳性,是确诊的金标准。若检测Ct值≤35即可判定为阳性。
3、症状观察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温>38℃)、干咳、嗅觉减退等,重症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但症状与流感等疾病重叠,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若症状出现前有明确接触史或处于流行区域,应及时检测。
出现疑似症状后应做好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建议在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内进行首次检测,若初次抗原检测阴性但症状持续,需在72小时内复测。老年人、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出现气促、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全面检查。日常仍需注意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