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自我排查和疫情防控需结合症状观察、流行病学史及医学检测综合判断。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可参考以下防控措施:
1、症状监测
新冠肺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体温≥37.3℃)、持续性干咳、嗅觉或味觉减退,部分患者伴有咽痛、鼻塞、腹泻等症状。建议每日早晚各测一次体温,记录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立即就医。
2、接触史排查
回顾发病前14天是否接触过确诊/疑似病例,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可通过官方发布的病例轨迹进行比对,若存在时空交集,应向社区报备并完成核酸检测。
3、抗原及核酸检测
居家可先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自测,15分钟显示两条杠为阳性。需注意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建议24-48小时后复测或立即进行单管核酸检测确认。核酸检测阳性者需立即隔离并上报疾控部门。
日常防控应做到外出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勤洗手并掌握七步洗手法,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室内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重点对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进行酒精擦拭消毒。
若成为密切接触者,应实施5天居家隔离+3天健康监测,隔离期间第1、3、5天完成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建议完成三针基础免疫,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优先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出现可疑症状时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做好防护前往发热门诊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