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孩子尿床怎么办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孩子尿床可以通过生活管理、膀胱训练、报警器治疗、药物干预以及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遗尿症通常与生理发育、心理因素或潜在疾病相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干预手段。

1、生活管理

调整孩子睡前2小时的液体摄入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利尿成分的饮品。白天规律饮水,培养定时排尿习惯。晚餐避免过咸或高蛋白食物,减少夜间尿液生成。日间排尿时可尝试“开始-停止-开始”训练,增强膀胱控制力。

2、膀胱训练

白天鼓励孩子多喝水,当出现尿意时适当延迟排尿时间,逐步增加膀胱容量。配合凯格尔运动(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通过收缩盆底肌群增强控尿能力。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膀胱功能。

3、报警器治疗

使用遗尿报警装置,在床单潮湿时发出声响唤醒孩子,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觉醒-排尿联系。需连续使用2-3个月,有效率可达70%左右。治疗初期家长需协助孩子完成排尿流程。

4、药物干预

去氨加压素适用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者,可减少尿液产生。抗胆碱药物如奥昔布宁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多数药物适合6岁以上儿童,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和副作用。

5、心理疏导

建立奖励机制,对干床夜晚给予贴纸等非物质奖励。避免当众谈论尿床问题,消除孩子的羞耻感。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进行如厕教育,焦虑严重时可寻求儿童心理医生帮助。

若5岁以上儿童每周尿床超过2次且持续三个月,建议就诊排除脊柱裂、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冬季注意被褥保暖,可使用防水床垫保护层。多数儿童遗尿症会随神经发育逐渐改善,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惩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