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尿血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一般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常见原因包括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炎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一般处理
出现血尿后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避免加重出血。建议卧床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稀释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药物治疗
细菌性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明显肉眼血尿者可短期应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可配合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溶石药物。
3、手术治疗
直径大于6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引发血尿时,需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膀胱肿瘤导致的血尿通常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可能需配合膀胱灌注化疗。
4、其他治疗
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血尿可能需要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晚期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可结合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5、病因治疗
血尿完全缓解需建立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如高血压肾病需控制血压达标,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调节免疫状态。所有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
建议初次发现血尿时及时留取尿液标本送检,就医时需详细描述血尿出现时间、是否伴尿痛或腰痛等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抗凝药或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复诊。急性大量血尿可能引起贫血甚至休克,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