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心脏、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其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破坏异常组织,常见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具有精准定位、创伤小的特点。
消融术在临床上分为心脏电生理消融和肿瘤消融两大类型。心脏电生理消融通过导管将能量传导至心肌异常放电部位,用于治疗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肿瘤消融则利用高温或低温使癌细胞凝固性坏死,适用于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该技术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可经皮穿刺或腔镜操作,治疗过程中会进行局部麻醉或镇静处理。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消融术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功能,术后恢复周期通常缩短50%-70%。
接受消融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增强CT等检查评估适应症。术后应注意穿刺部位护理,避免剧烈运动24-48小时。虽然消融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但仍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建议在医院由经验丰富的介入科或心内科医师操作,术后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消融术常需联合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